15830626467
联系我们
电话:15830626467
传真:0898-45418241
邮箱:5893035
手机:13881437184
地址:海南市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综合科技产业园178号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科技园
第三系列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第三系列

“石韵天成——李书连山水艺术展”:裸石画派的精神守望与时代突破

更新时间:2025-09-24 06:57:14

  2025年9月1日,河北美术馆的穹顶之下,一幅《黄山云起尽晖松》以磅礴气势占据展厅中央。画面中,未经修饰的嶙峋山石在托光技法的渲染下透出玉石般的温润光泽,与传统山水画的皴擦点染形成鲜明对话。这场名为“石韵天成——李书连山水艺术展”的开幕现场,汇聚了来自全国政协书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中国裸石画派开创者李书连先生用三十余年艺术实践铸就的山水新境。此次展览由中国北宗山水画院、中国裸石画派研究院联合主办,展出的86幅作品涵盖了“裸石系列”“太行风骨”“没骨山水”三大板块,系统呈现了这位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成员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开辟的独特艺术路径。

  1956年生于河北正定的李书连,号开山,其艺术基因中早已埋下对山石精神的敬畏。他既掌握了“斧劈皴”的北派笔法精髓,又吸收了南方山水的灵动气韵。上世纪七十年代,李书连南下广州、北上北京,他观察到不同地域山石的肌理差异——从岭南的奇秀石灰岩到燕赵的雄浑花岗岩,这些自然造物的原始形态成为他艺术突破的灵感源泉。

  在传统山水画“勾皴点染”的技法体系之外,李书连独创了泼墨、托光、没骨三位一体的绘画语言。其中“托光法”堪称对中国画光影表现的革命性突破:他通过在宣纸背面层层渲染矿物颜料,使正面画面呈现出山石内部蕴含的朦胧光泽,这种“透而不薄”的视觉效果,在展出作品《山谷境远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月光穿透云层洒在裸石上,石面的凹凸肌理与透光层次形成微妙呼应,打破了传统山水画“以白当黑”的单一留白模式。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贾广健评价:“李书连的托光技法让山石拥有了生命感,这种对自然本质的捕捉,超越了形似层面的描摹,达到了‘气韵生动’的至高境界。”

  1998年,李书连正式创立裸石画派,提出“以石为魂、以意为韵”的创作主张。该画派区别于传统山水的显著特征,在于将“裸石”从山水配景提升为画面主体,通过剥离山石表面的植被覆盖,直抵其嶙峋本真的形态特质。展览中的作品展现了从泰山、黄山到华山的不同石质特征,有的以泼墨表现花岗岩的苍劲,有的以没骨技法呈现石灰岩的温润,构成一部中国山石的视觉地质志。中央美院教授刘荣在研讨会上指出:“裸石画派的创立,不仅是技法创新,更是美学观念的突破——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然造物的原始力量,这种对本质美的追求,具有强烈的当代性。”

  作为中国北宗山水画院院长,李书连始终肩负着传承北派山水“雄奇险峻”美学基因的使命。在展览“太行风骨”板块,《太行石更坚》《神韵自然》等作品延续了范宽、郭熙等北宗大家的全景式构图,但在笔墨语言上实现了创造性转化。以《一江富水》为例,画面采用“高远法”构图,主峰巍峨矗立,但其山石表现摒弃了传统的“小斧劈皴”,转而以没骨泼墨构建体积感,石缝间点缀的几株松树则用焦墨勾勒,形成“泼墨为体、焦墨为骨”的鲜明对比。这种技法融合既保留了北宗山水的雄浑气势,又注入了现代绘画的抽象构成意识。

  在国家重大题材创作领域,李书连的艺术实践更体现出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作为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成员,他曾主持《山河奇观多俊秀》《黄山云起尽晖松》等国家级创作项目,其中《山河奇观多俊秀》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该作品以裸石画派技法表现黄河三角洲的地质地貌,通过厚重的墨色与赭石色的交织,展现泥沙沉积形成的独特肌理,隐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此次展览特别设立“重大题材创作文献区”,展出该作品的创作草图、色稿及创作笔记,让观众得以窥见艺术家如何将宏大叙事转化为具体的视觉语言。

  李书连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艺术机构的广泛认可。其作品先后被中国美术馆、国务院紫光阁、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等23家重要机构收藏。展览现场的收藏证书墙显示,仅2024-2025年间,就有《万里江山》《清气满乾坤》等5幅作品被新增收藏。值得关注的是,他的没骨山水技法还被纳入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作为传统山水画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这种“创作—研究—教学”的良性循环,使裸石画派的影响从创作领域延伸至学术教育层面。

  “石韵天成”展览的深层价值,在于其蕴含的东方哲学思考。李书连在创作中秉持“冲、泼、破、引、定”五法,这一技法体系暗合道家“阴阳相生”的辩证思维。在《笔情墨趣润江山》这幅代表作中,他先以大泼墨形成山石的主体形态(阳),再用清水破墨营造石面的纹理变化(阴),最后以焦墨点睛确定画面精神(定),整个创作过程犹如天地造物的微缩景观。这种“以艺载道”的创作理念,使裸石画派超越了单纯的技法流派,成为一种承载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范式。

  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强调主观情感宣泄不同,李书连的裸石山水始终保持着与自然的对话关系。展览中的系列作品,通过对山石形态的微妙捕捉,赋予冰冷的岩石以生命情态——有的如老者沉思,有的如壮士横戈,有的如美人侧卧。这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并非简单的形态联想,而是艺术家对自然造物内在精神的深刻体悟。正如他在创作笔记中所写:“裸石无饰,却藏天地之精;笔墨有限,当写万物之魂。”

  展览开幕当天,一位年轻观众在《山霞做伴云出岫》前驻足良久,她在留言簿上写道:“第一次感受到石头也有温度,那些透光的纹理像是大地的血脉在流动。”这种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恰恰印证了李书连艺术的感染力。在数字化、图像化的当代社会,裸石画派所倡导的“回归自然本质”的美学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内心、对话天地的精神维度。

  “石韵天成”展览不仅是李书连个人艺术成就的总结,更是中国当代山水画传承与创新的生动缩影。从街头摆摊画山水到创立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从传统技法的继承者到时代美学的开拓者,李书连用三十余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艺术创新,永远植根于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无限敬畏。文化部授予其“中国人民艺术家”称号,正是对这种艺术精神的最高褒奖。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期间还将举办“裸石画派技法工作坊”“北宗山水学术论坛”等配套活动。李书连在开幕式上表示:“裸石是大地的骨骼,也是艺术的初心。未来我将继续探索裸石画派的更多可能性,让中国山水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大光彩。”当夕阳透过美术馆的玻璃幕墙洒在《江南春晓》上时,画面中的山石仿佛与真实的光影融为一体,这一刻,艺术与自然、传统与现代达成了完美的和谐——这或许就是“石韵天成”最生动的诠释。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礼品知识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市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综合科技产业园178号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科技园    电话:15830626467    传真:0898-45418241
Copyright © 2024-2026  尊龙凯时 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3008726@qq.com